因为被书封面上的“只有独立思考的人,才有资格看见真相”广告语深深吸引,毫不迟疑地买下了这本《我请求有罪》。
书本开篇就描写了田中幸乃赴刑前的场景,一场无法赴约的樱花盛典,给死刑添了一丝凄美。
田中幸乃是本书的女主,因不满前男友的离弃,放火烧了他家,其妻子及腹内孩子和双胞胎女儿葬身火场。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是幸乃承认有过这样的想法,也确实事发时在火场附近。从动机到在场证明,一切都是那么的明显,仿佛这就是真相,幸乃自己也完全不打算辩解。也就无怪乎一些热心群众发表言论“一看面相,就觉得不是好人。”。
即使是知道了书本想表达的中心思想,但看到作者的描述,我还是一边觉得这已经是真相了吧一边期待着故事的反转。
小说从多个视角解密了幸乃进监狱前的半生。才发现新闻稿引人耳目的凄惨的原生家庭、抢劫伤人进少管所、尾随“无辜”前男友甚至整容最后放火杀人其实另有隐情。一切的一切都不过是自以为是罢了。
幸乃无疑是个悲哀的人。她爱的、与她交好的家人朋友都因为害怕引火上身而无一例外地选择眼睁睁地看着她处于舆论漩涡当中。而她活着的目的也仅仅是因为“被需要”。 “我真的非常害怕啊,如果真的有人认为我是不可或缺的,那么我会更加恐惧未来有一天要被他抛弃。”因为“被需要”所以跟随外婆,因为“被需要”所以替朋友顶罪,因为“被需要”所以想要和前人男友一辈子。幸乃太累了,她的生活完全没有自我,甚至动过自杀的念头都没法去死,只因为有人对她说过“自己杀死自己是绝对不行的”这种话。
站在我个人角度,我确实理解不了幸乃怎么会活的这么卑微。但是我却可以以局外人的角度从这本书当中学到什么。
比如试着去理解那些我本来无法想象的事。
比如学着不要那么自以为是。
小说结尾处有“我”的忏悔:“什么‘一看就知道’这种说法,我必然也有这么想的时候。明明什么都不知道,却又总自以为是。明明都不一定是乱伦,说不定就是夫妻,说不定就是情侣,说不定是兄妹,这种事我又怎么会知道呢?然而一无所知的我却还是给别人下了定义。这样不行,我根本就没有成长。”
这段话也可以代表我看到这里的心境了,我对田中幸乃也像书中群众自以为是,妄下定论。可不同的是我有机会通过这一整本书去了解幸乃来反思自己,而书中人却可能永远无法知道事实真相了或者不愿了解事实真相,因为他们断定自己已经知道了“真相”。
最后用一句话来概括整本书的内容和主旨的话就是:“只有独立思考的人,才有资格看见真相”。